发表论文恐怕是多数研究生的难题,而苛刻的发表条件和要求,更给诸多博士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据《科技日报》日前报道,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范军在公开场合建议,应该取消博士生毕业必须发表两篇C刊论文的硬性要求。
“现在不仅是拼爹拼妈,还要拼导师、拼学校。发两篇C刊论文(的要求)都快把博士生和导师逼疯了。”学者的这番建议让舆论场一阵波动:真的有必要取消发表C刊的硬性要求吗?
不少朋友都知道,C刊是南京大学核心期刊(CSSCI)的简称,在C刊上发论文,是体现学术研究实力最直接的方式。所谓“最直接”,是因为它可以对学术成果作出量化评定,甚至一些高校在选聘教师时,也会明确列出“发表层次和数量”——比如,在C刊上发表过多少篇论文,自己是第几作者,等等。
并不是说论文发表数量和论文刊载的层次,不应该是衡量博士生水平的因素,而是不该把它僵化为根本标准,乃至唯一标准。不少博士生吐槽,在毕业和求职上,不少高校大搞“一刀切”,非发几篇C刊不可,似乎没有这些,自己多年寒窗苦读就没意义了,就白研究了。所以,为了能发C刊,就不得不把大量精力耗费在投稿上,甚至要花巨额版面费,才有可能“上版”。
其实,这背后正是学术评价机制的问题:在一个不科学的机制下,出现论文写作的功利化问题,以及论文发表“产业链”的乱象,几乎就成了必然。
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首先要考虑到不同学科的特征。不难看出,文科博士生抱怨C刊难发的情况最多,这跟专业特质和发表供需比有关。众所周知,文史哲类的优质论文并不好写,但相比理工科和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C刊数量很少,而广大高校的文科博士生又有强大的发表需求。更何况,他们的导师为了晋升职称、提升待遇,也得努力发C刊,这就导致“僧多肉少”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甚至出现导师和学生争抢第一署名权的“恶性竞争”。
对这些需要“慢工出细活”的学科,学术评价机制应该给予更多包容,给予更多元化的考量。比如,现在某些高校已经放弃“发2篇C刊才能毕业”的要求,而对博士生毕业论文的要求更高,以帮助学生安心于研究和写作。此外,突出的学术创新成果,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都应该被纳入评价机制。相比之下,这些比在C刊上发文,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也更能反映其学术水准和潜力。
其二,学术评价机制不该卷入利益链条,这也是消除“C刊决定一切”现象的关键所在。因为论文发表需求大,一些刊物便在版面费上做文章。这些刊物不仅不给发表者稿费,还“狮子大张口”,收不到高额版面费。为了不影响毕业和求职,一些学生只能乖乖交钱,这早已是学术圈的潜规则。
但是,这种潜规则的存在,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是学术的耻辱,是摧毁不少年轻人学术理想的毒药。要打掉附在学术期刊上的利益链条,加强监督和惩处力度是必要的,但根本还在于消除利益市场本身。如果有更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想必这类现象会越来越少。
撰文/黄帅 编辑/苍南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2020-01-21 16:39:002020-01-21 15:51:33
2020-01-21 15:51:26
2020-01-21 15:51:18
2020-01-21 15:51:10
2020-01-21 15:51:02
2020-01-21 15:27:03
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20日报道,27岁的Arbab Khizer Hayat是巴基斯坦的一名举重运动员,他身...
2020-01-21 15:25:002020-01-21 15:21:01
2020-01-21 15:06:01
2020-01-21 14:18:02
“现场作业人员要时刻注意人身安全,‘大黄蜂’提高效率加快速度。”车间主任赵大河催促道。...
2020-01-21 14:12:002020-01-21 14:09:02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一名男子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类似症状,目前已被隔离。
2020-01-21 14:04:00回家过年是中国人最大的期盼,几亿人踏上回家路。回家的路需要有人守护,守护的人也一样有家...
2020-01-21 12:49:002020-01-21 12:12:01
2020-01-21 12:00:08
2020-01-21 12:00:01
2020-01-21 11:57:02
2020-01-21 11:57:01
2020-01-21 11:57:01
2020-01-21 11:54:01
2020-01-21 11:51:0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发布通报:1月19日,北海市发现1名来自武汉的游客出现发热...
2020-01-21 11:46:00英国“老鼠”告诉你,12生肖里为什么没有猫。
2020-01-21 11:38:00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紧急通知,按全市统一部署,“浓浓中国风,暖暖江城情”2020春节文化...
2020-01-21 11:29:002020-01-21 11:24:01
1月2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瑞士达沃斯发布了对去年10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的更新...
2020-01-21 10:51:00“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去年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是5.5%到6%,5.7%在...
2020-01-21 10:21:00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按年...
2020-01-21 10:20:002020-01-21 09:42:01
2020-01-21 09: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