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对科学不太感冒,他否认气候变暖的威胁,把财政预算里环保、卫生、能源等领域的科研经费狠削一通。
欺人太甚,国外的科学家最近忙着游行。4月22日的华盛顿,15000多人走向了国会山。当天瓢泼大雨,很多人被淋得眼都睁不开,可抗议热情一点都没被浇灭。
从华盛顿辐射开来,全球600多个城市都爆发了类似游行。很多地方,成千上万人走上街头,呼吁政府、民众重视科学。
想要为这么一场声势浩大的全球性活动找个对标,挺难。看规模,能媲美的也只有1963年马丁·路德·金领导20万黑人游行和今年1月的"百万妇女大游行"。
不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很多州还有种族歧视法规,黑人甚至不能和白人并行。美国女性也是被新任总统严重冒犯才走上街头,后者曾说:"只要你有钱有势,就可以对女孩为所欲为。"
游行常常是弱势群体表达诉求的专利,科学家怎么会落到这般田地?
暗地里席卷全球的民粹浪潮是直接推手。他们反精英、反体制,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对总是说些"坏消息"的科学界嗤之以鼻。另一个糟糕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政治人物,都怀着"自扫门前雪"的理念,指望他们去支持那些需要大规模国际合作、几十年都看不到成果的基础研究,等同于让猫吃素。
发型一言难尽的美国新总统竖着手指告诉底层选民:"很多科研是有害的!巨额经费原本应该是你们的福利,过于重视环保甚至损害了你们的就业机会!"
关键的问题是,通过游行,科学就能从愚蠢和自私手中扳回一城吗?
西卡罗莱纳大学海岸地质学教授罗伯特·杨的回答很坚决,不能。这位老兄在《纽约时报》上明晃晃反对"科学大游行"。他忍不住疾呼,这是圈套,充满激情的科研人员都被利用了。
"我们沉浸在回音山谷里自我陶醉。"这位学者担心,游行不但无法劝服反对者,还会让科学丧失"客观"的说服力,加剧裂痕。怀疑者会说:科学家也是利益集团,将研究结果进行处理,只展示他们喜欢的结果给外人看。
社交网络上,酸溜溜的风言风语已然四起。"你们也要没工作了?开始着急了?知道游行了?""污染说得越重,经费就越多。嘻嘻,真聪明!"
这像一记老拳打在热爱科学的人胸口。罗伯特·杨没说透的是,科学并非因这场游行而陷入现实的泥淖、政治的荆棘。事实上,它从来都没法从这趟浑水中脱身。
此前,拥有海量气候变化数据的资料库,一夜之间就从美国环保署网站上撤下。《华盛顿邮报》称,政府下了明确指令,禁止环保、卫生等部门的官员再与媒体交流。
美国新总统的手段给了所有盲目乐观的人士一记大耳刮子:科学从未胜出,即使在相当发达的国家,它也仍是现实里那些鸡毛蒜皮的附庸。
4月22日,《纽约客》记者跟着普林斯顿大学的20多位教授参加游行整整一天后,从这些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天体物理学家们的反思中得到了令人绝望的结论:多年来,科学界总以为民众足够"热爱"科学,这是错的。很多普通人只喜欢对自己有好处的"科学"。当他们觉得"这科学有害"或者不合心意,真诚热烈的态度会烟消云散。
看看罗伯特·杨吧。2010年,他参与的一项研究显示,本世纪末,海平面将上涨39英寸。可这项研究带来了沿海城市的恐慌、房地产市场的动荡。很快,他和其他作者成了被攻讦的对象。立法机构甚至出台法令:禁止再草拟海平面上升的规划文件。
所以说,政治人物攻击科学的言论越来越有市场,是因为群众基础一直都在。
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一项联合分析说得更明白点:在美国,越喜欢购买政治书籍的人,购买科学类书籍也越多。
这是一个危险的倾向,说明美国人越来越擅长寻求"便利的""自己喜欢的"真理,来为政治辩论提供论据。
就连白宫的新主人也宣称自己的举措才是真正的"严谨科学"。在他的推断里,"气候变化只是地球周期性变动"。
科学变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它究竟是为个体生活更便利、可以随意取舍的工具?还是事关全人类福祉、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庄严精神?数以万计的科研人员已经在游行中高呼出了答案:
"我们要完整的科学真相,不要断章取义的事实!"
只是,想让普通民众接受这种观念,实在道阻且长。从转基因到传染病再到核污染,一次次公共问题验证,大众的恐慌根本不会随着权威专业人士的出面而减轻。
别扯什么公信力。你不得不承认,当科学家的解释戳中了你,你很容易就为他竖起大拇指。一旦和你的预期不符,没准就会骂一句,"什么狗屁‘砖家’"。其实我们中的很多人和被忽悠的美国老百姓一样,压根没啥科学精神。
坦诚面对令人羞愧的事实吧。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牛顿力学建立。史书云,人类进入科学时代。300多年过去了,我们离科学成果如此近,离科学精神却如此远。
2019-09-26 08:18:03
2019-09-26 08:09:14
2019-09-26 08:09:08
2019-09-26 08:09:01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就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外委会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答记者问。耿爽说,9月...
2019-09-26 07:53:002019-09-26 07:48:02
2019-09-26 05:57:03
1984年,联合国评出象征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第三名是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2019-09-26 05:22:009月10日下午,一队满载着新兵的大巴车打着双闪从北京南站驶出,车窗的遮阳帘统一被别针别住。...
2019-09-26 05:20:00央视网消息:上海市黄浦区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所在区,上海解放后第一面红旗曾在这里升起。...
2019-09-25 21:35:00光明网讯在中国西南地区,有巍峨高耸的高黎贡山,有举世闻名的怒江大峡谷,有世界自然遗产“...
2019-09-25 19:50:07光明网讯在中国西南地区,有巍峨高耸的高黎贡山,有举世闻名的怒江大峡谷,有世界自然遗产“...
2019-09-25 19:50:072019-09-25 19:45:14
2019-09-25 19:00:02
2019-09-25 18:54:01
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
2019-09-25 18:42:00央视网消息:这里是延安巍巍宝塔山浩浩延河水红艳艳的太阳划破长空黑夜高擎信仰的火炬歌咏信...
2019-09-25 18:40:002019-09-25 18:36:01
2019-09-25 18:27:02
2019-09-25 18:18:08
2019-09-25 18:18:01
2019-09-25 18:12:17
2019-09-25 18:12:10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5日电(记者贺劭清)国际标准化组织塑料技术委员会(ISO/TC61)第68届年会9月2...
2019-09-25 18:11:002019-09-25 18:12:02
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他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
2019-09-25 18:09:00今天的《共和国不会忘记》系列报道,介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她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
2019-09-25 18:09:002019-09-25 18:09:03
多家航空公司公布入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计划央视网消息:伴随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即将开航投运...
2019-09-25 18:08:00由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干部组成的"根在基层"调研团走进阿克苏市和温宿县的乡村。映入眼帘的是...
2019-09-25 17:49:262019-09-25 17:45:02
据介绍,群众游行以“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约10万名群众、70组彩车,组成36个方阵和3个情...
2019-09-25 17:24:00